专业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结业生能直接进入国家电力体系作业
发布时间:2022-06-24 03:59:30 来源:环球体育娱乐APP人类发现并牢靠运用电能的前史可以追溯到150多年前。电力体系的规划由开端点亮的数十盏白炽灯的小型电网迅速地开展为服务于数亿人、乃至数十亿人的大型互联交直流混联电网。
在动力与环境危机的两层压力下,容量尽管比较小、但可以就近使用新动力的分布式发电及微电网进入了人们的视界,成为电力工业新时期开展的显着标志。
在国际各首要国家,“智能电网”四个字,或许smart grid or intelligent grid, 总是在制作满足的论题和重视。
智能电网,中心在智能上,简略来说,便是传统的电网加上现代的信息通讯技能。两者结合,电力职业可以通过数字化信息体系,将动力开发、转化、传输、存储、配送等环节,与终端用户的各种用电设备衔接在一起,通过智能化操控,完成准确供能、对应供能、合作供能和互补供能。比方,咱们坐在家里,手指悄悄一触,就可以通过智能交互终端预约好每个电器作业的时刻,乃至可以直观地看到电器实时的用电状况和用电量,并对家庭用电及时做出调整。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则是2010年教育部开设的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之一。这批新专业是教育部为了加大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能等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育力度而设置的,从2011年起第一批招生。
依据《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归于工学中的电气类,是特设专业。(特设专业是针对不同高校办学特征,或习惯近年来人才培育特别需求设置的专业。)从专业称号上看,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研讨目标离不开“智能电网”和“信息”技能等相关范畴,旨在培育懂强电、精弱电、善立异、宽口径的新时代电气与电子信息范畴的领军人才。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首要包含电网和信息工程两部分,电网传输的是能量,归于强电;无线电、电子、通讯、网络传输的是信号,是以弱电为主。所以专业课包含“强电”和“弱电”两部分。当然,各高校在实践学科建造中课程设置也是各有特征。
以华北电力大学为例,必修课中强电类包含:电路理论、电机学、电磁场与电磁波、自动操控原理、信号与体系、微机原理与接口技能、电力体系剖析根底、电气丈量技能;弱电类包含:模仿电子技能根底、数字电子技能根底、数字信号处理、通讯原理、嵌入式体系、智能电网导论、智能电网技能、物联网使用技能。
选修课程中强电类有:电力体系暂态剖析、电力体系自动化、电气设备在线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弱电类如:智能电网信息技能、DSP技能及使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原理与使用、单片机原理及使用等。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涉及到的学科范畴广大,包括电气工程、动力技能、信息技能、操控技能、计算机等范畴。结业生能在电网公司、发电公司、信息技能公司、科研规划、高等院校、相关职业或部分从事规划、开发、出产运转与办理、科学研讨、技能支持等作业。
且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是紧密结合国家智能电网建造之急需而开设的特设专业,是2010年教育部为了加大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能等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育力度,鼓舞有条件的高校申报开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其时同意开设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院校全国只要两所:一是华北电力大学,一是南京邮电大学。2011年开端招生至2015年,新专业才有了第一批结业生。现在该专业开设的院校也比较少,相关结业生较少,所以有很强的竞争力,作业率高。
从华北电力大学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2011级结业生结业去向剖析,该专业总作业率为94%,其间,出国攻读学位的占3%,国内读研占21%,直接作业份额为70%。在直接作业的70%之中,去国家电网公司的占53%,去南方电网的占6%,其他国企占11%,可见大都结业生都能直接进入国家电力体系作业。
通过几年的开展,开设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的院校不断添加,报考人数逐年递加,但总量仍然不算多。
各校在实践学科建造中课程设置各有特征,有的倾向强电,有的倾向弱电;有些开设在电气、电子工程学院,有些设置在自动化学院。考生择校时,可参阅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来挑选。
电子科技大学:智能电网信息工程专业当选四川省“杰出工程师教育培育方案”。该专业以智能电网为布景,以电气工程为根底,引进信息技能与操控技能,充分使用电子科技大学雄厚的电子信息学科支撑体系,构成具有强弱电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设备与体系结合、规划与运转结合的复合型专业特色。
三峡大学:前身之一为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现为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是教育部“杰出工程师教育培育方案”高校。具有电气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试验教育中心、梯级水电站运转与操控湖北省要点试验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教育科研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