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技产出状况看我国科技立异的阶段性特色
发布时间:2023-06-04 07:59:40 来源:环球体育娱乐APP
经过对2020年我国科技产出状况进行剖析,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科技立异的一些阶段性特色。这些阶段性特色首要包含:我国现已是科技论文大国,未来开展重点是开创性研讨;科技产出结构与新科技革新方向共同,严重立异机会增多;一些当地科研才能提高显着,经济增加动力正在转向立异要素; 我国世界论文的世界协作率与上年相等,还有上升空间;高附加值专利数量居全球第二方阵前列,但与榜首方阵还有量级距离;头部企业取得高附加值专利最多,首先进入立异成长期。
近来,我国科学技能信息研讨所发布了《我国科技论文计算陈述2021》,对世界数据库(SCI数据库)录入的我国科技论文(简称世界论文)数据,我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录入的我国科技论文(简称国内论文)数据,还有经济协作与开展安排(OECD)、美国专利及商标局(USPTO)和《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WPI)数据库有关我国的高附加值专利数据进行计算与剖析,全面展现了2020年度我国科技产出状况。
世界论文总量:2020年,我国科技论文产出55.26万篇,接连12年排在世界第2位,占世界比例23.7%(见图1),比榜首位的美国低1.4个百分点。
世界论文被引:2020年,被引频次高于世界均匀被引频次的杰出世界论文21.60万篇。2011年至2021年10年间,我国世界论文总被引频次居世界第二位;篇均被引证了12.87次,低于世界均匀被引次数(13.66),居世界第16位,排名前10位的国家篇均被引证次数均超越15次。 2011年至2021年被引证次数进入世界前1%的论文4.29万篇,占世界比例24.8%,居世界第2位。近2年宣布的论文在计算时的最近两个月内被引证次数进入本学科世界前1的热门论文1515篇,占世界总量的36.3%,居世界第2位。
国内论文总量:2020年我国国内论文产出45.16万篇,其间累计被引证时序目标高于设定分界线万篇。
高附加值专利:2021年11月9日经济协作与开展安排(OECD)的计算数据显现,2019年我国创造人具有的三方专利数为5597项,占世界的9.8%,排世界第3位(见图2)。2020年美国专利及商标局(USPTO)的计算数据显现,我国申请人取得的美国专利授权2.52万件,占美国国外专利授权总数的13.1%,排在世界第2位。《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DWPI)数据库计算数据显现,2020年我国揭露的授权创造专利约53.03万件,比2019年增加了17.0% 。
以上科技产出数据具有计算含义,可以使人们了解整体状况,发现结构相关,为宏观调控供给参阅,但不具有质量点评含义。科技效果质量点评有必要以内容为根底,以价值为绳尺,而不能等同于被引频次和期刊影响因子。经过对2020年科技产出数据的剖析,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科技立异的一些阶段性特色。
从数量上看,我国科技论文总量、总被引量和高被引论文数量都现已位居全球第二,并且现已继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二。从当时的状况来看,这一位势还将继续坚持。高被引论文数量多,在必定程度上阐明我国现已具有把既定的科学问题引向深化的才能,这是严重的前进。当然,高被引并不能直接代表开创性研讨才能。所谓开创性研讨,便是提出新的科学问题、拓荒新的学科或拓荒学科新的增加点。开创性研讨刚呈现的时分,往往是被引冷点。事实上,我国世界级的开创性效果很少。
新时代我国科技开展战略是自立自强,重点是加强开创性研讨,包含打破性、颠覆性、挑战性和非共同性的研讨。科研作业有必要改变开展办法,完成高质量开展,既要处理既定科学问题、构成继续的学术热门,更要提出和处理新的科学问题、拓荒新的学术范畴和建立新的学科。国家“十四五”规划大纲指出,“锲而不舍加强根底研讨”,“加大根底研讨财政投入力度、优化开销结构”,“根底研讨经费投入占研制经费投入比重提高到8%以上”,“建立健全契合科学规则的点评体系和激励机制,对根底研讨探究实行长周期点评,创造有利于根底研讨的杰出科研生态”。2021年12月,中心经济作业会议进一步要求,“拟定施行根底研讨十年规划”。与此同时,科技点评作业也要完成打破性开展,既要坚持科技产出计算的接连性,也要勇于打破传统的点评理论、办法和体系,深化研讨面向开创性效果的点评理论和办法,加速拟定开创性效果点评体系。
从我国世界和国内共46.38万篇杰出科技论文的结构来看,杰出论文最多的10个学科顺次是:临床医学,化学,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生物学,环境科学,计算技能,材料科学,地学,农学,物理学。其间临床医学、生物学、农学、环境科学四个学科归于生物医药范畴或与生物有关的范畴;电子、通讯与自动控制,计算技能,这两个学科归于信息通讯范畴。也便是说,生物医药范畴、信息通讯范畴的学科大约占杰出论文最多的10个学科的一半以上。
从专利产出结构来看,专利最多的10个类别中,只要一个类别与生物有关;但信息通讯类的创造专利数量具有压倒性优势。计算机、电话和数据传输体系、电子仪器、电子使用四个范畴的创造专利占前10个范畴创造专利的67%(见表1)。取得创造专利授权数前10名的公司,8家坐落信息通讯范畴 。
以信息通讯和生物医药为主体的科技产出结构,与新科技革新的方向共同。现在全球的研制投入和科技产出,一半以上都发生在信息通讯和生物医药两大范畴,美国更高;欧洲的结构有些差异,信息通讯工业较弱,生物医药和汽车工业是主体。我国这种科技产出结构不仅仅呈现在2020年,整个“十三五”期间根本都是如此。这是一种契合趋势的结构,尽管我国当时高质量效果还不多,但因为结构坐落新科技革新风口,严重立异的机会必将越来起多。
从我国杰出科技论文产出地域看,在整个“十三五”时期,江苏都是杰出论文产出大省,数量仅次于北京,位居全国第二,在省级行政区中体现杰出。杰出论文数量排在第三位的是上海,上海之后进入前10位的顺次是广东、湖北、陕西、山东、浙江、四川、辽宁(见表2)。湖南和河南两省总量虽都未进入前10名,但都超越了科技资源大市天津,与第10名的辽宁挨近,2020年分获第11位和第12位,其间河南是榜首次超越天津。
在前10位中,除陕西、辽宁外,科技论文产出与经济总量正相关。近两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的国内出产总值顺次居全国前四位,四川居第6位,湖北居第8位,上海居第10位。陕西、辽宁两省杰出论文数量多,但经济总量不够大,可能在必定程度上反映了两省科技资源没有顺利转化为出产力。存在这一对立的还有黑龙江、天津等省市。值得一提的是,中部地区的湖南和河南,两省的国内出产总值都进入全国前10位,河南接连多年位居第5位,湖南2020年位居第9位。这在必定程度上意味着两省常识资源等立异要素,成功驱动了开展。
未来经济增加动力不是传统的出产要素,而是立异性出产要素,即智力资源、常识资源、数据资源。发达地区要依托立异性要素刻画开展新优势,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则要依托立异性要素奋勇赶上。
我国作者为榜首作者的合著论文触及169个国家和地区,协作伙伴国家顺次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和日本。我国与美国合著论文最多,中美两国互为最大论文合著国。2020年,在我国世界论文中,世界合著论文为14.45万篇,占我国世界论文总数的26.2% ,协作率与2019年相等。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的世界协作率在25%35%之间,与我国归于一个量级;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世界协作率更高,在50%左右。2019年、2020年的论文产出,大部分是2018年之前项目的产出,少部分是2018年之后项目的产出,因而,2018年以来的世界风云变幻,根本没有反响在2019年和2020年的论文产出中,2021年及今后年份的产出是否有反响,还不能确认。
从现在的经历来看,世界协作率坚持在25%以上直至50%左右都是有利的,因而我国论文的世界协作率还有上升空间。世界协作可以促进学科的穿插交融和集聚研讨。包含诺贝尔奖效果在内的严重科学发现、严重技能创造和严重立异,都呈现在多学科、多范畴的交集;常识融通也是发生新兴学科、穿插学科和归纳学科的重要途径。
在世界专利方阵中,三方专利数量美国、日本归于榜首方阵,我国、德国、韩国、法国、英国等归于第二方阵。除规范必要专利外,我国在第二方阵中现已超越其他国家坐落前列;但与榜首方阵比,三方专利不到日本的1/3,相当于美国的2/5强(见图2)。在美国专利及商标局授权的专利中,日本是榜首方阵,我国、韩国、德国等归于第二方阵;我国排世界第二位,但专利数量还不到排位榜首的日本的一半。
2016年以来,美国专利及商标局授权的我国专利大幅度增加,2016年打破一万件大关,2019年打破2万件大关,2020年到达2.52万件,占美国国外专利授权总数的13.1%,比2018年提高了8个百分点。因为在美国注册专利从申请到授权均匀需求2年时刻,因而2018年以来的世界风云变幻没有反响在2019年、2020年的授权计算中;2021年及今后年份的数据是否有反响,还不能确认。
从取得授权的创造专利的组织类型来看,高等学校占比27.3%,研讨组织占比7.1%,企业占比60.8%,企业已是创造专利产出的主体。取得创造专利授权数前10位的公司绝大多数都是新兴工业的头部企业,最杰出的是华为技能有限公司,专利授权数为6380件;第二名是OPPO广东移动通讯有限公司,专利授权数为3589件;超越2000件的还有我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这在必定程度上标明,我国的头部企业首先进入立异成长期。
【本文作者为我国科学技能信息研讨所研讨员;本文数据均来自2021年我国科技论文计算陈述发布稿中的《我国科技论文计算陈述2021(1)新闻稿》和《我国科技论文计算陈述2021(2)我国杰出科技论文陈述》,我国科学技能信息研讨所网站,,2021年12月27日发布】